6月10日上午,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大重点项目相关情况和市局组织开展庆祝建党 100 周年系列活动情况,现场发布莆田公安献礼建党100周年MV《警心赤诚·唱支山歌给党听》。新闻发布会由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处处长郑映明主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负责人、机关党委书记、首席新闻发言人何闽松出席发布会。福建日报、福建法治报、海峡都市报、湄洲日报、莆田晚报、莆田侨乡时报、莆田电视台等省、市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
通稿一
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期,市公安局精心策划,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结合公安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展现和反映公安机关民警、文职和辅警“爱党敬党”的真挚情怀和“忠诚担当”的精神风貌,激励全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举办“践行初心使命,护航百年大庆”安保誓师暨慰问活动。通过誓师慰问活动,深情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全景展现全市公安机关良好精神风貌和公安文化建设成果,激励全警铸警魂、守初心、担使命。活动初定时间于6月25日晚在市局机关大院举行,届时欢迎各位记者朋友莅临观摩指导。
二是举办“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主题征文比赛。发动各警种、各部门以及广大基层民警立足岗位实际,以“我想对党说”“我的入党故事”“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建党百年华诞·警属看警营”“建党百年华诞·我和警察二三事”为内容,从民警和文职辅警、从警属这两个不同的视角,讲述难忘的入党故事,追忆从警生涯、峥嵘岁月,记录身边涌现的公安民警、文职和辅警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忠诚履职等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展示莆田公安队伍良好精神风貌,讴歌建党百年辉煌成就,抒发对党的忠诚、热爱和祝福,坚定积极投身党的伟大事业、护航新征程的信念。目前,已征集到各类作品230余件,正组织集中评审,届时欢迎各有关媒体刊登转载。
三是举办全市“践行初心使命,护航百年大庆”书法、美术、摄影展。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各类作品300余件,将于七一前夕在市局机关开展。
四是开展英模典型宣传推介活动。加大对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党员民警的宣传推介,充分展现公安英模和党员先锋模范风采,激励广大民警在安保维稳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其中,在《湄洲日报》推出“警徽耀警心”专栏,推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林海波、“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立集体一等功的湄洲派出所参加人民网“奋进新征程、忠诚保华诞”主题系列访谈活动。此外,近期我们还将对全市公安15名政法英模代表进行集中宣传,希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力支持。
五是发布推广红歌MV原创作品。由市局精心策划,邀请国内知名音乐人陈丁改编创作,将三首不同风格的经典曲目采用四声部阿卡贝拉(无乐器伴奏纯人声音乐)演唱形式进行演绎,以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倾情献礼建党100周年。借今天这个机会,予以隆重对外发布,稍后我们将通过市局官微、有关媒体平台进行刊载,还请各位帮助大力推介传播。下面,请大家现场欣赏。
通稿二
市公安局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十大重点项目清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推动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政治自觉,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紧密结合,同履行主责主业、深化公安改革、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围绕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营造发展好环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等方面,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大重点项目清单,努力以维护安全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检验学习成效。十大重点项目清单包括:
一是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抓初信初访这个源头性、关键性环节,对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快办快结,确保公安部、省厅交办件化解率达80%以上,年内新发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0%以上。 截至6月7日,公安部交办164件化解155件,化解率94.5%;省公安厅交办103件化解100件,化解率97.1%;省信访联席办交办213件化解195件,化解率91.5%。仙游、荔城、秀屿3个被公安部挂牌整治重点县(区)顺利实现摘牌脱帽。专项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分别作出批示,各级信访部门工作简报分别刊登了我局的成效做法。4月22日,全省公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5月11日,人民公安报社内参《动态清样》第十期专门报道我市公安机关的经验做法。市公安局办公室信访处被公安部、国家信访局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二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推进“四个一”开展“五进”宣传;举办十场反诈防骗户外宣传活动;创建百个“无诈”社区(村)单元;建立千个“防骗宣传”微信群;立足万名基层干部成立防骗志愿者团队。力争年内实现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警情数双下降任务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走访121.5万人次,开展大型户外宣传活动14场,创建“无诈”社区(村)单元569个,建立5527个防骗微信群,成立防骗志愿者队伍40371人。今年1-5月,全市共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1215起,立案925起,分别下降4.9%和18.3%,实现警情数和立案数双下降。
三是深化“合侦快破”机制。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警情为导向”,既重视破大案,又注重破小案。市局机关负责研判大案、疑难案件线索,县(区)局(分局)充分发挥“合侦快破”新机制优势,全力侦破各类盗抢案件。通过“快侦快破,持续保持低发案;主动进攻,突出打击重点;强化宣传,及时追赃挽损”等措施,实现盗抢骗案件发案数(581起)同比下降40.96%,破案率达62.13%,比升4.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值8.27个百分点。其中“两抢一盗”快侦率93.8%,其中1天内侦破案件104起,2至3天内侦破案件69起,4至7天内侦破案件34起。入室盗窃案件破案率74.02%,比升24.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累计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65.3万余元,追赃率达73.8%。
四是构建亲清警企关系。落实公安结对挂钩企业联系制度,对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实行任务清单化管理,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下发《市、县(区)公安机关领导挂钩联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明确挂钩帮扶企业的具体领导名单,每名领导挂钩帮扶1-3家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以及进企业调研走访等方式,与企业家面对面、点对点进行接触,听取企业诉求,及时发现困扰企业生产发展的问题和瓶颈,帮助企业化解风险、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和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挂钩企业领导共59人,共挂钩企业106家。全市公安共召开座谈会、恳谈会11次、领导走访企业112次,共收集企业提出的问题86个,已解决问题71个。
五是严厉整治“安福”电商城及周边区域交通乱象及噪音扰民现象。组织工作专班综合研判、统一施策,并结合打击运动鞋制售假开展源头打击整治。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荔城分局经侦大队和城厢分局经侦大队共出动警力等200余人次,对该地区周边进行整治。联合属地的镇海居委会、龙桥居委会,充分组织利用居委会巡逻队开展夜间路面巡逻,联合无人机战队通过高空侦查和喊话,对违规物流及车流进行整治疏导,及时发现查处贩运假鞋违法犯罪行为。经侦、巡特警、交警等警种联合行动,加强日常巡逻检查和设卡盘查,有针对性强化夜间路面交通乱象及噪音扰民进行整治。
六是推进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工作。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能在莆田按规定落户的,均给予落户。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专职化有利条件,掌握社区常住人口底数,摸排无户口人员,动员落户;加大宣传力度,让无户口人员主动申报户口;用足用好政策,依法依规登记户口;与教育部门联系,商请无户口学生人员名单,动员在校无户口学生落户。自今年1月20日至6月6日,全市共解决无户口人员457人,获赠群众锦旗54面。
七是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事有所办”建设。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深度融入“党建+”社区邻里中心,拓展服务群众办事渠道。积极构建市、县区(管委会)、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便民窗口。由行政审批处牵头梳理户政(28项)、交警(23项)、出入境(16项)、治安(19项)、禁毒(4项)、网安(3项)等共计93项公安事项进驻“党建+”社区邻里中心,通过“自助办”“掌上办”“帮代办”、证件免费邮寄到家等举措,实现省内投靠配偶落户、集体户设立、期满换领驾驶证等公安高频事项“家门口”“楼栋下”就近办理。打造“点单式”政务服务。社区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向“党建+”社区邻里中心提出业务需求,社区窗口工作人员统一登记受理,由各县(区)相应的警种部门指定专人统筹开展上门办证、集中办证、专场服务等活动,实现公安窗口前移,精准服务到家。打造“联动型”沟通平台。建立群众、邻里中心、公安窗口联系人三级联动线上“微信入户”工作模式,提供在线答疑、在线咨询、在线投诉、在线预约、在线征集意见建议等键对键的“微服务”,实现群众、社区邻里中心、公安机关信息共享,警民互联互通。目前,在打造全省唯一公安分中心“一站式”集约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启用江口镇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实现“全镇通办、一站导办”,打造黄石、湄洲、南日派出所等10个派出所为全省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窗口改革试点单位,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能办多件事”。在公安分中心全省首创实现户政业务“全市通办”的基础上,荔城、城厢分局实现户政业务“全区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新在E政务自助机上增加户政业务自助填表功能,群众办理户政业务材料预审环节效率提高70%。目前,在镇海、阔口社区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延伸至顶铺、南桥、玉田、下黄、龙桥(综治+社区)、安福(综治+社区)等共计8个社区。自3月22日以来,共办理业务224笔,接受群众业务咨询600余人次。
八是为特殊人群解难题办实事。通过优化业务功能,开通代办、提供上门服务等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特殊人群“急难愁盼”的困难事、烦心事。优化窗口绿色通道,在办事窗口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设置绿色通道窗口;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众提供全程导引、优先办理、延时办公、加急办件等“温情服务”。行政审批处主动与市教育部门联系,为中高考学生开辟办理身份证绿色通道窗口。截至目前,主动服务中考生283人、高考生282人。优化上门办证服务,组建“上门服务小分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服务。针对居住在市区(户籍在莆田市)的老弱病残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办理身份证信息采集服务;为偏远地区群众上门集体办证,把便利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3月份以来,共深入福利院、慈康医院、精神病防治院等地上门办证79人次。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特殊群体“急、难、繁”等特殊事项实行“私人定制”,帮助群众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难题,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提供个性化服务,切实当好群众贴心人。
九是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治理餐桌污染,保障群众食品安全。联合被侵害企业,组织集中销毁一批涉假啤酒、红酒等商品;通过微信、微博、分发传单、现场宣传等方式强化舆论宣传,披露典型案例,展示涉假、不合格食品等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局等行政部门进行市场抽检,保障市场食品安全。与农业农村部门多场次联合开展执法行动,与市场监管、检察机关等部门建立衔接联动机制,畅通信息互通、检测鉴定、案件移送等渠道,提升整体打击效果。
十是摩托车驾考提速。坚持不懈做好摩托车驾考,引导群众组团报名,做到常态化考试无积压,报名不推诿、半个月之内安排考试、“一日通”当天考试领证,每天大约考试发证400本。今年以来,摩托车驾驶人考试发证42000多本。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扩大改革成效,推动公安“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