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交警多举措治理拥堵路段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2日讯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附属医院路口,延寿路主干道只有两个车道,加之车流量大,经常导致滞留缓行。”“每天上班路上,很多网约车在东圳路上占道停车下客,导致排队很长、行车速度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路段,位于莆田城区东圳东路—延寿北路交汇处,为“十”字形路口,路口南北走向为延寿路,东西走向为东圳路,往西是进城方向,往东是出城往涵江。该路口属于市区主干道之一,是重要节点路口。由于该区域有附属医院、荔城实小、馨宜商圈等,路网交通流量大,经常会出现拥堵现象。
条条道路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提升道路安全通畅指数,是一份必答的民生考卷。为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路段的道路功能更合理、交通组织更优化、群众出行更顺畅,莆田交警着力突破“难点”、治理“乱点”、打通“堵点”,用心用情用力以“小切口”推动群众出行品质“大变化”,在解决好群众反映最突出、最迫切、最现实的交通出行问题上下足功夫。
之前,因医院内部停车场改造,原有停车泊位数供需不足,导致驾车司机在院内驻留观望,院内道路车流不畅。同时院内无车位时车辆聚集在东圳路、延寿路上占道停放,造成路段拥堵。往医院门诊部医患就近在东圳路路口边停车下客,东圳路西进车辆在此位置掉头时,与上述车辆交汇,造成掉头车占用直行道,导致通行效率低。网约车、待客车无组织,随意在路口停放,造成医院出入口拥堵。医院内部电摩停放无序,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上述道路拥堵的原因,主要是医院内泊车位不足导致。医院停车场投入使用后,基本可满足停车需求。在新建停车场投入使用前,莆田交警就缓解周边路段拥堵问题,进行路口系列精细化治理和优化调整,我们通过近期措施加远期规划,优化助力拥堵治理‘大提升’。”莆田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出入口优化+导流精细化”,打通路网盘道“肠梗阻”。莆田交警规划专用患者上下客区域,解决随意停车上下客问题。规划院内就诊专用下客区域、入口处取消“车满限入”措施,防止车辆积压在主干道入口处。同时设置网约车限时车位。在东圳路附属医院天桥下施划12个网约车限时车位。并设置伸缩护栏,灵活管控掉头车辆。在附属医院路口交通流量较大时,通过关闭附属医院路段掉头口,开放镇海北街路段掉头口,提前释放掉头车辆压力,减少附属医院路口车辆因掉头交汇造成的交通拥堵。
此外,在医院内增加住院部周圈道路微循环车道,提高院内道路车辆容纳数量,提高院内道路车辆通行效率。在院内增设出场二维码收款,让驾驶员提前扫码,避免在道闸排队付款,提高院内出口道闸通行效率。充分利用出口辅道空间优势,专门设置院内车辆出口专用车道,同时在附属医院延寿路出口路段,辅道现采用立柱封闭,仅限电摩通行。再增设违停抓拍视频抓设备。联动交警指挥中心全时段巡查监控,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管控。此外,在医院停车场出口设置隔离护栏,防止车辆违停、摆摊占道,保证停车场出口四个车道顺畅快速通行。
莆田交警还加强医院外围停车引导措施,在东圳路医院入口处、延寿路医院出口处等地,增设附近停车场指示牌,引导车辆到医院周边就近的停车场停放。结合群众就医出行实际,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00,下午2:30-5:00,精准调度辖区警力对医院周边延寿路和东圳路的违停车辆进行定点劝导整治。同时,结合医院周一至周三设专家门诊就医车流多的实际,增派骑警对东圳路门诊部出入口路段进行交通疏导,确保秩序畅通。
“我们还结合早晚高峰实际,在东圳路附属医院灯控设立高峰执勤岗,重点整治医院周边违停、逆行等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遇有堵情及时疏导。”莆田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莆田交警还通过“精准预知+精打细磨”,多维度研判远期规划,加强周边交通秩序管理,补短板,完善周边设施。目前医院正在扩建地下停车场、新建诊疗中心大楼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开通后,莆田交警将积极协调院方在地下空间规划出租车、网约车专用待客区,同时实行免费时长停车,用于营运车辆待客,并统筹考虑电摩专用停车区域,配套设置停车引导标志标线等。
新建停车场建成后,莆田交警也将协调院方将现状南侧车辆入口,更改为电摩专用通道,实行电摩与汽车分道通行。
经过莆田交警部门的采取“对症下药”治理后,目前该区域的综合交通拥堵指数由原来的1.15-1.27下降到1.08-1.13,周边违停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秩序明显变好,整个区域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城市交通受多因素影响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交通堵点治理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莆田交警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优化思路,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对症下药,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满意度,打造人民满意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陈静 陈琦 赖彩艳)